《七仙女》劇情簡介
玉帝之小女兒七仙女(方盈),厭倦天庭刻板生活,不惜冒犯天規,降臨人間;少年董永(淩波)賣身傳員外家,為奴三載,以埋父骨;董永之孝心,感動了七仙女,便幻成村姑,藉土地神之助,說服董永與其結成夫婦,並相偕到傳家上工,七仙女在六位仙姐下凡暗助下,為董永縮減償還工作日,眾仙女幫助紡織錦布,發揮仙術,百日完工;回復自由後,二人回董永故家,但愉快的凡間生活能持續多久呢?玉帝得知小女兒私自下凡的消息後,天庭盛怒,命雷神逼其返回天宮,七仙女與董永二人在槐樹下無奈分離,情節悲痛,頗為感人。
這部邵氏版《七仙女》原本由李翰祥執導,拍攝中途李翰祥突然脫離邵氏,到台灣另組國聯影片公司,李翰祥動用大堆頭明星拍《七仙女》,邵氏不甘示弱,也沿用李翰祥留下的劇本拍同名同戲,在向法庭申請禁製令的同時,將十個攝影棚都搭了同一部戲的佈景,由陳一新和何夢華聯合導演,亞洲影後淩波反串男...
《七仙女》相關視頻
-
7.0 白蛇傳
-
5.0 越劇紅樓夢
-
1.0 魚美人
1965 邵氏電影簡介:本片為高立導演,張徹編劇兼作詞,王福齡作曲,由淩波及李菁兩大影後主演。在片中,淩波反串飾書生張珍,李菁則一人分飾碧波仙子及金牡丹。故事描述,張珍與金牡丹有指腹為婚之約,但家道中落,嶽丈金寵嫌張寒微,乃藉詞張家三代,無白衣婿,迫之居於草廬,待考取功名,始得成親;張唯日夕勤讀,冀能揚眉。草廬之畔,有鯉魚精,修煉千載,可化成人,稱碧波仙子,對張身世,由憐生愛。仙子為慰張孤寂,化身金牡丹,躡進草廬…… 這部以人生哲學為題材,在喜本片曾於1965年獲第十二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(李菁)、最佳才藝獎(淩波)、最佳錄音(王永華)獎。這是一部黃梅調,在邵氏後期所拍攝的黃梅調影片中,就商業價值或美學意義而言,都是十分重要的一部作品。本片故事脫胎自越劇《追魚》,大陸曾於1959年拍成電影,由徐玉蘭、王文娟主演,長城公司也曾改拍為由夏夢主演的《碧波仙侶》。邵氏版本在選角方麵,... -
10.0 大劫案
-
5.0 觀世音
-
3.0 珠光寶氣